无障碍说明

“上善若水”:道家的人生艺术

[摘要]人们都厌恶卑湿浊垢,只有水自处卑下,含垢纳污,大度能容。因此,水表现了道为而不争,谦而处下的根本特征。这也是水开示给我们的最根本的人生艺术。

文/唐东辉

孔子说,智者乐水,水中有智慧;禅师说,善心如水,水中有善意;老子说,“上善若水”(《道德经》第八章,下引皆同,只注章数),水中有大道。

“上善若水”,大道(上善、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至善之道虽不可思议,但因其与水有诸多相似之处,故可通过水来比拟形容。

“上善若水”:道家的人生艺术

道为而不争,谦而处下(资料图 图源网络)

水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呢?那就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第八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水是生命之源,它滋养万物,利益众生,却能功成身退,不与万物相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们都厌恶卑湿浊垢,只有水自处卑下,含垢纳污,大度能容。因此,水表现了道为而不争,谦而处下的根本特征。这也是水开示给我们的最根本的人生艺术。

“上善若水”:道家的人生艺术

水润泽万物,利益万物(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不过,水毕竟不是道,而只是“几于道”(第八章),庶几于道。因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道是“无”,是形上之道,无形无象;而水则是“天下万物”之一,是形下之器,有形有象。水虽然表现出了道的特征,但绝不是道本身。

此外,水还具有一系列的特征,给人生重要的启示:

居善地——甘居下流。水性向下,自处卑下,人生也应该像水一样,谦而处下,不与人争。老子虽是得道真人,但终其一生却只是以周代守藏史的卑职自处。

心善渊——含容万物。深渊沉潜渊默,容纳百川,人生也应该像深渊一样,含垢纳污,宽厚优容。汉文帝以黄老治国,减省刑罚,宽大治国,监狱中几乎没有犯人。

与善仁——仁爱世人。水润泽万物,利益万物,人生也应该像水一样,以仁待人,以仁处世。长春真人一言止杀,拯救无数生灵,可谓功德无量。

言善信——言而有信。潮水有信,如期而至,人生也应该像潮水一样言出必行,言而有信。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言而有信。

“上善若水”:道家的人生艺术

水无固形,随物成形(资料图 图源网络)

正善治——无为而治。湖水如镜,清雅平静,人生也应该像水一样,听其自然,清净无为。汉文帝、汉景帝父子俩,以黄老治国,清净无为,开创了汉初的“文景之治”。

事善能——妙应圆通。水无固形,随物成形,人生也应该像水一样方圆随形,随机应变。道家不是阴谋家,但却多有谋略。张良、陈平皆以谋略著称,妙应圆通,克敌制胜。

动善时——相时而动。水夏涨冬涸,应期而至,人生也应该像水一样随时而动,不失其时。天下大乱,道家人物则相时而出,天下已定,道家人物多能功成身退,相时而退,姜子牙、范蠡等等皆是如此。

“上善若水”:道家的人生艺术

人生也应该像水一样(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就是水启示给我们的人生艺术,只有为而不争,甘居下流,“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才能够一生无尤而永无祸患。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唐东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waltergao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为你推荐

  • 庄子:随贫随富且欢乐 不开口笑是痴人

    2019-06-24 11:46:55

    视角只盯着眼前一点,那么很多东西会看得如此之大,如此之重要。但是放眼到更大的参照系中,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 今日夏至:阳至极 一阴生

    2019-06-18 11:37:27

    夏至,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这一天,白天变得最长,之后开始慢慢变短。至,就是极,这一自然现象也体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

  • 尊道且贵德 道教义理的主旨正在于此

    2019-06-18 10:58:56

    尊道,是以真一大道为宗旨;贵德,则以我之“自然”为表相而入门修行。当内外相合、道德一体时,即可称为“真人”了。

  • 避免病从口入 夏季饮食需谨慎

    2019-06-17 16:42:28

    夏天由于气候和人为习惯,往往存在湿热、脾虚湿困、脾胃寒湿、伤津耗气这几种情况。夏季要健康饮食就是要从避免进一步加重、并且修复这些问题入手。

  • 夏至养生二三事:调息静心 常如冰雪在心

    2019-06-17 16:01:02

    夏季生活方式不当引起的的疾病,要明显更多一点——也就是说,错误的心理状态,往往会诱导人们产生错误的行为,最终导致疾病发生。故而夏季养生,首先要“养神”。

  • 《道德经》中大智若愚的智慧

    2019-06-14 15:24:56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大智慧,就要看他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要看他的三观。真有大智的人做事是为公的,不会只考虑到自己的眼前利益。

  • 老子智慧:事情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你如何去对待

    2019-06-12 10:57:11

    掌握了辩证法,善于转化的人,能够主动把坏事向好事的方向去转,把祸转化为福,把失败转化为成功。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