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尊道且贵德 道教义理的主旨正在于此

[摘要]尊道,是以真一大道为宗旨;贵德,则以我之“自然”为表相而入门修行。当内外相合、道德一体时,即可称为“真人”了。

文/清虚道人

理性地去认知一种宗教信仰,必然要谈论该宗教信仰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信仰以及如何信仰、信仰所能带来的现实改变等等内容。

这几个方面的思考,其实正是宗教学中提及的宗教四要素:宗教信仰、宗教理论、宗教活动和宗教实体。四者结合而对信仰者的人生产生一定影响,其虽以神学为表现形式,但却不离现世人生的度化主旨。

尊道且贵德 道教义理的主旨正在于此

度化人生是宗教不可或缺的主旨(资料图 图源网络)

陈撄宁前辈曾著《道教与养生·教理概说》一书,其提到:“凡是一种宗教,必有一种信仰,有信仰,必有所以信仰之理由,用语言文字来说明这个理由,使人们能够了解而容易入门者,这就是宗教家所谓‘教理’。”

陈先生进一步指出,宗教中的“教义”则是根据教理而提出来的信徒们的平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简言之,教理是在说明信什么,教义是在讲述怎么做。对该宗教的教理教义是否认同,则是人们是否信仰此宗教的基本前提。

在此框架之下谈论道教的义理,根本宗旨则落足在“道”与“德”两个字上,亦可解读为尊道贵德。以道为尊,讲述的是信仰什么的问题;以德为贵,阐释的是怎么做的命题。

信奉道教,要明白的第一个要素是道教信什么。

不论是道教的经典文本,还是通行于世的斋醮科仪,亦或者属于炼养家的丹道方术,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词汇不能忽略——神仙。

尊道且贵德 道教义理的主旨正在于此

神仙信仰是道教理论的核心(资料图 图源网络)

道教经典的传经过程,是先天神人向普通世人施以教化的过程;道教的诵经礼忏,是在朝拜庙堂之上的祖师圣真,借助神明监察之力而督促人们忏悔自己的身心意,从而使身心皆得清明洁净;论及丹道术法,世人多有偏差理解。

道人所行之法,并非全凭自身修炼,乃是以自我炼养为基而使体内众神与诸天圣众相感为应,由此才能使术法皆验、炼养有功。可以说,凡信奉道教者,皆以羡慕神人玄玄而入道,又以成真成圣为修道目标,神仙信仰是贯穿在整个道教信仰、道教理论及一切宗教活动中的核心概念。

虽是如此,但若要论及道教信仰的根本,只以信奉神仙来作答,似乎并不足以触及道教义理的本质。

在道教学说中认为,天地万物皆是道炁化生,道教信仰的神仙对象会因为时代和地区的差异有所不同,此曰“随方设教”,而背后的真一之道却是亘古不变的。道化无方,信神仙只是一种表象,是为方便教化而显示出来的形相崇拜。

宗教与信仰,并非只是单纯地拜神仙求保佑,而是要肩负起度人的要义,是在教化人们学习神人仙人的成道之方,以使自身能够超脱人间苦难。以大道之理为教化,信仰的内核其实是一个“道”字。

道,本具有生天生地生万物的特质,通过天地万物的各自品行而得以彰显,此即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有相却又万化不同的“德”。

尊道且贵德 道教义理的主旨正在于此

道化生万物(资料图 图源网络)

《教理教义概说》一书中提到:“从道教历史的角度来观察,教理作为道教的宗本要义是不变的,教义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却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这便指出,作为道教信仰根本的道是不变的,作为阐述教理主旨的“德”是因万物有别而万象参差的。

物皆不同,虽各有道,但恒道不二;虽各有德,但恒德不假。因此,在谈及度人的时候,必然要立足于每个个体的“自然”而去证悟真常之道的妙处。这即是因信仰而给人生带来何种改变的问题。

道教以“道法自然”为学修要义,言修行,须借助事物的不同特性为修真径路,假万有以参悟真一。道为信仰的核心,而如何臻达于道,答案便在于修德。德,是根据个人自我本然而展现出来特殊性的情态,这是“怎么做(修)”的基本立足点。

道为根本,德为名相,道德本为一体,因此“尊道贵德”四个字即可视为对道教义理的主旨提炼。“道德”二字既是根本、又是灵魂,一切法门都是以道为体、以德为用,道与德体用不离。信什么与怎么做的最终指向——修道以成仙——则是从德之用而返归于道之体,是曰“与道合真”。

道教向来重术,教门内有“道无术不行”的说法。这里提到的术,正是德之用的具体体现。所有修真法门的意义在于为人所用,并且是每一个具体的修行者个人。虽然祖师已指明修真通途,但在真修实练的过程中,每个人还须根据自己所得到的感悟适当调整。

尊道且贵德 道教义理的主旨正在于此

术是德之用的具体体现(资料图 图源网络)

尊道,是以真一大道为宗旨;贵德,则以我之“自然”为表相而入门修行。修行不能无我,否则便是无本之源;同时,还要做到超越自我的功夫,这是因信仰而产生的功行和理想。当内外相合、道德一体时,即可称为“真人”了。

使人人均能各复其真,这是之所以信仰道教和信仰之后要去修持的功夫,道教教理教义的落脚处也在于此。能得此理,再去翻阅道教典籍及学习术法修持时,才可明白万变不离的“宗”是什么。以此宗为教而育化众生,则是宗教之说也。

尊道且贵德 道教义理的主旨正在于此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清虚道人,腾讯道学专栏作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ijiedong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为你推荐

  • 庄子:随贫随富且欢乐 不开口笑是痴人

    2019-06-24 11:46:55

    视角只盯着眼前一点,那么很多东西会看得如此之大,如此之重要。但是放眼到更大的参照系中,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 今日夏至:阳至极 一阴生

    2019-06-18 11:37:27

    夏至,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这一天,白天变得最长,之后开始慢慢变短。至,就是极,这一自然现象也体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

  • 尊道且贵德 道教义理的主旨正在于此

    2019-06-18 10:58:56

    尊道,是以真一大道为宗旨;贵德,则以我之“自然”为表相而入门修行。当内外相合、道德一体时,即可称为“真人”了。

  • 避免病从口入 夏季饮食需谨慎

    2019-06-17 16:42:28

    夏天由于气候和人为习惯,往往存在湿热、脾虚湿困、脾胃寒湿、伤津耗气这几种情况。夏季要健康饮食就是要从避免进一步加重、并且修复这些问题入手。

  • 夏至养生二三事:调息静心 常如冰雪在心

    2019-06-17 16:01:02

    夏季生活方式不当引起的的疾病,要明显更多一点——也就是说,错误的心理状态,往往会诱导人们产生错误的行为,最终导致疾病发生。故而夏季养生,首先要“养神”。

  • 《道德经》中大智若愚的智慧

    2019-06-14 15:24:56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大智慧,就要看他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要看他的三观。真有大智的人做事是为公的,不会只考虑到自己的眼前利益。

  • 老子智慧:事情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你如何去对待

    2019-06-12 10:57:11

    掌握了辩证法,善于转化的人,能够主动把坏事向好事的方向去转,把祸转化为福,把失败转化为成功。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