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端午节不仅是吃粽子 颐叔和伍道长共话端午道俗

[摘要]没想到一个端午节,竟然有着这么深厚的道教内涵,希望这篇小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颐叔和伍道长也借本文向大家道一声端午平安,祝大家万事顺遂,五毒远离,五福临门!

文/解人颐、伍虎勇

端午节总是让人联想到吃粽子划龙舟,其实关于端午节的种种习俗中,充满着浓郁的道教色彩,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今天颐叔特地请来了无锡道教音乐非遗传承人伍虎勇道长和大家一起来聊聊端午节的道俗!

端午节不仅是吃粽子 颐叔和伍道长共话端午道俗

端午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佩戴香囊的习俗(资料图)

佩香囊悬彩缕

端午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佩戴香囊的习俗,江南自古民间刺绣发达,香袋的制作也非常精致,清袁景澜着《吴郡岁华纪丽》记载:“端午节物,兰闺彩伴,各赌神针,炫异争奇,互相投赠,新制日增。有绣荷囊,绝小,中盛雄黄,名叫雄黄荷包。”小孩除了带香囊之外,也会在衣饰上绣制五毒,称为五毒衣、戴虎头帽、穿虎头鞋,以为祛毒避邪。

除了佩戴香囊之外,还有一种古老又简便的方法在端午节适合大家应用,就是用五彩丝线缠绕成一股,称为长命索、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命缕,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

端午节不仅是吃粽子 颐叔和伍道长共话端午道俗

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或续命缕(资料图)

以前端午节,各家会在早晨就给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所以也有很多大人在初四晚上等孩子睡熟后,给孩子系上。据说,戴五色线可以避蛇蝎类毒虫伤害保平安。这种风俗其实是汉代以来缠五彩丝辟鬼兵的沿袭,也是佩带香囊习俗的前身。汉代的主要祛瘟饰物是朱索与桃印,朱索的作用是拴住人的魂魄,或圈住人的居处,以防止邪气侵害。应劭《风俗通义》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或续命缕、避兵缯、五色缕、朱索,避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端午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可以装饰点缀节日气氛,同时香囊中的中药材也具有实用的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是一种科学预防瘟疫的方法。

端午节不仅是吃粽子 颐叔和伍道长共话端午道俗

“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资料图)

门插菖蒲避秽气

一至端午前后,常常会见到百姓家门都插挂着一两束芬香扑鼻绿油油的植物,这就是菖蒲。

关于悬挂菖蒲的习俗由来已久,在汉代,人们就有用朱索缠绕“荤菜”以驱邪的记载,这里所谓的“荤”菜,指得是有芳香气味或辛辣味道的植物,如艾草、菖蒲、葱、蒜之类。

《清嘉录》说:“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晋代《风土志》也记载有“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插在门口,邪气鬼魅便不敢进门骚扰。现在一般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用来避虫驱邪。

关于菖蒲的选择在古代甚至还有严格的讲究,明代屠隆所著的《遵生八笺》中说:“须在清净石上,水中生者,以南流水边者佳,北流者不佳。”可惜如今大多端午菖蒲都是买自菜场或农家小贩,已难以得知其生长自南边水流或北边水流了。

端午节不仅是吃粽子 颐叔和伍道长共话端午道俗

此日五帝朝会玄都,统御人间地府。(资料图)

道教地腊之期

端午除了是一个民俗节日之外,在道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日子。道教传统历来有五腊之说,《云笈七签》云:“正月初一(春节)为天腊,五月初五(端午节)为地腊,七月初七(乞巧节)为道德腊,十月一日(寒衣节)为民岁腊,十二月八日(腊八节)为王侯腊,是为五腊良辰也。”

五腊对道门中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赤松子章历》卷二曰:“王长谓赵升真人曰:子知五腊日乎?赵升真人曰:吾于鹤鸣洞侍右,闻先师与郁华真人论之,五腊日者,五行旬尽,新旧交接,恩赦求真,降注生气,添神请算之良日也。此日五帝朝会玄都,统御人间地府、五岳四渎、三万六千阴阳,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也。学道修真求生之士,此日可斋戒沐浴,朝真行道。今故明传妙旨,可宜勤行之。”

端午节不仅是吃粽子 颐叔和伍道长共话端午道俗

温元帅 明代 铜铸彩绘 湖北武当山紫霄宫(资料图)

地祇上将温元帅圣诞

五月初五同样也是亢金大神温元帅的圣诞之期。温元帅是是东岳大帝座下十太保中第一太保,头戴金花,一手持玉环,一手持狼牙棒,面青发紫,身挂金牌,上书“无拘霄汉”四字。在道教护法监坛神将马赵温关四大元帅之中,也常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地祇上将温太保传》中有:温琼,字子玉,乳名卓郎,身长九尺二寸,长大有志,勇武敢为。时唐朝群盗蜂起,他随汾阳郭子仪出战,身为先锋,白刃未尝伤体。子仪尝梦前军有黑雾,觉而问监军,知夜里前军中校尉温琼大醉,身中酒气散发有如黑雾成龙成蛇,群盗惊走,温琼追杀数千。

未几,拜其为几前都检点。子仪尝与温琼同宿,又梦见其变黑蛇而生一角,知其为异人,然终凝其为患,欲杀之。温琼觉其意。遂逃至泰山下屠牛卖酒为生。后遇泰山三郎炳灵公所化道人点化,遂悟而不再杀牛,入东岳当庙祝三年。

一日,温琼在岳峰遇黄衣道人,道人对其作揖曰:“今日岳帝书上汝名,若天年终则为岳府太保,汝可立像于殿前,身后当任其职。”温琼如言立像,果然羽化,肉身不倒,初受敕封为“显德大将军”。

端午节不仅是吃粽子 颐叔和伍道长共话端午道俗

虚靖真人保奏其为“助法翊灵昭武大使太保”(资料图)

温琼不以国封为荣,不愿享受汉族民间庙食,拒绝为其立庙。炳灵公将其事奏知东岳大帝,岳帝诏其为“地府冥司争取人案大典者”,生死皆由其所掌管。

温琼成神后常降雨除旱,显灵济世。后在四川青城山为30代天师虚靖真人张继先“灭害人之魔,去乱教之鬼”。虚靖真人保奏其为“助法翊灵昭武大使太保”,将其列入地祗十将之中,是为东岳十大太保之一,故又称其为温太保。

没想到一个端午节,竟然有着这么深厚的道教内涵,希望这篇小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颐叔和伍道长也借本文向大家道一声端午平安,祝大家万事顺遂,五毒远离,五福临门!

(编辑:孟淅)

天官赐福上元日,火树银花元宵夜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解人颐、伍虎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taoismyao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为你推荐

  • 庄子:随贫随富且欢乐 不开口笑是痴人

    2019-06-24 11:46:55

    视角只盯着眼前一点,那么很多东西会看得如此之大,如此之重要。但是放眼到更大的参照系中,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 今日夏至:阳至极 一阴生

    2019-06-18 11:37:27

    夏至,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这一天,白天变得最长,之后开始慢慢变短。至,就是极,这一自然现象也体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

  • 尊道且贵德 道教义理的主旨正在于此

    2019-06-18 10:58:56

    尊道,是以真一大道为宗旨;贵德,则以我之“自然”为表相而入门修行。当内外相合、道德一体时,即可称为“真人”了。

  • 避免病从口入 夏季饮食需谨慎

    2019-06-17 16:42:28

    夏天由于气候和人为习惯,往往存在湿热、脾虚湿困、脾胃寒湿、伤津耗气这几种情况。夏季要健康饮食就是要从避免进一步加重、并且修复这些问题入手。

  • 夏至养生二三事:调息静心 常如冰雪在心

    2019-06-17 16:01:02

    夏季生活方式不当引起的的疾病,要明显更多一点——也就是说,错误的心理状态,往往会诱导人们产生错误的行为,最终导致疾病发生。故而夏季养生,首先要“养神”。

  • 《道德经》中大智若愚的智慧

    2019-06-14 15:24:56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大智慧,就要看他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要看他的三观。真有大智的人做事是为公的,不会只考虑到自己的眼前利益。

  • 老子智慧:事情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你如何去对待

    2019-06-12 10:57:11

    掌握了辩证法,善于转化的人,能够主动把坏事向好事的方向去转,把祸转化为福,把失败转化为成功。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