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今日夏至:阳至极 一阴生

[摘要]夏至,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这一天,白天变得最长,之后开始慢慢变短。至,就是极,这一自然现象也体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

文/止水

夏至,是入夏后的第四个节气,有“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三候。

至,极也

夏至:阳至极 一阴生

至(资料图)

至,是“到”“倒”的本字,甲骨文上面是一个人形,下面的“一”表示地板,表示在古代的人们奔波之后躺下来休息。

《说文解字》解释为:“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至,表示鸟从高往下飞。这个字,也表“到达”,引申为“极”、“最”。《易·坤》中写道:“至哉坤元,万物资生。”

中国人对于时间的判断,多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及生产生活经验。夏至这一天,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古人用圭来测影,此时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恪遵宪度抄本》中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古人对影子的测量,也被用以用于丹道的解释。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中写道:“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天地至象。”成语“立竿见影”,即形容事物的见效快,十分形象。

夏至三候

夏至:阳至极 一阴生

鹿角解(资料图)

一候,鹿角解。鹿,属阳,感受到阴气生,而角开始脱落。

夏至的“至”,为极。《太平御览》引《易·复卦》中的“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此处的“至日”释为“冬至阴之复也,夏至阳之复也。”

王夫之对此,指出:“阳曰‘复’,而阴不可曰‘复’。”所以,这里的“至日”只表冬至。“鹿角解”与冬至的“麋角解”相对应,两者都是感受阴阳变化而产生了生物体征上的变化。

夏至:阳至极 一阴生

夏蝉(资料图)

二候,蜩始鸣。蜩,语同条,也就是蝉,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称谓,正如现代人也称其为“知了”。

蝉在古代楚国叫“蜩”,宋卫之间称作“螗蜩”。《庄子》中有一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这里的“蟪蛄”,就是指代夏蝉,而秋天的蝉称作“寒蜩”。

《风土记》中写道:“蟪蛄鸣朝。寒螀鸣夕。今秋初夕阳之际,小而绿色声急疾者,俗称都了是也。”

蝉这种生物,生于盛阳,感阴而鸣。夏至是一阴生,所以鸣。

夏至:阳至极 一阴生

半夏(资料图)

三候,半夏生。这种植物,生于夏至前后,又感到一阴生,夏天也过半,所以称作“半夏”。

其性味辛,温,有毒。中医药材中,有生半夏、清半夏、法半夏等,是燥湿化痰、消肿止痛的良药。

《道藏》所录寇宗奭的《图经衍义本草》中详细介绍有:“半夏味辛,平,生微寒、熟温,有毒。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咽喉肿痛,头眩,胸胀欬逆,肠鸣……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用之汤洗令滑尽。”半夏是常见的中药材,在孙思邈的很多药方中经常出现。

夏至听琴

夏至的到来,意味着气温将逐渐上升,人们此时也容易燥热。听听古琴,可以让人静心平气。

夏至:阳至极 一阴生

听琴(资料图)

白居易咏琴诗《清夜琴兴》中写道:“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静闲,可以弹素琴。清冷有本性,恬淡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本应正始音。”音乐有着养生作用,可调节五脏。

《黄帝内经》中写道:“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古琴声色优美,人们随着琴声入境,犹遇高山流水、云外飞仙,心情自然缓和。宋徽宗《听琴图》里,抚琴的人弹得投入,听琴者听得入神,青松绿竹在旁,逍遥自在。

此外,琴更是夏至之音。《文献通考》中写道:“琴,夏至之音也。舜以生养之德,播夏至之音。始也其亲底豫而天下化,终也其亲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然则所谓琴音调而天下治,无若乎五音者,岂不在兹乎?”这句话是说舜用琴音来治天下。

君子也以琴来修身、理性,《唐书·乐志》中写有:“琴,禁也。夏至之音,阴气初动,禁物之淫心也。”

夏至,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这一天,白天变得最长,之后开始慢慢变短。至,就是极,这一自然现象也体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夏至听琴,平心静气,别有一番滋味。

夏至:阳至极 一阴生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ijiedo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为你推荐

  • 庄子:随贫随富且欢乐 不开口笑是痴人

    2019-06-24 11:46:55

    视角只盯着眼前一点,那么很多东西会看得如此之大,如此之重要。但是放眼到更大的参照系中,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 今日夏至:阳至极 一阴生

    2019-06-18 11:37:27

    夏至,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这一天,白天变得最长,之后开始慢慢变短。至,就是极,这一自然现象也体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

  • 尊道且贵德 道教义理的主旨正在于此

    2019-06-18 10:58:56

    尊道,是以真一大道为宗旨;贵德,则以我之“自然”为表相而入门修行。当内外相合、道德一体时,即可称为“真人”了。

  • 避免病从口入 夏季饮食需谨慎

    2019-06-17 16:42:28

    夏天由于气候和人为习惯,往往存在湿热、脾虚湿困、脾胃寒湿、伤津耗气这几种情况。夏季要健康饮食就是要从避免进一步加重、并且修复这些问题入手。

  • 夏至养生二三事:调息静心 常如冰雪在心

    2019-06-17 16:01:02

    夏季生活方式不当引起的的疾病,要明显更多一点——也就是说,错误的心理状态,往往会诱导人们产生错误的行为,最终导致疾病发生。故而夏季养生,首先要“养神”。

  • 《道德经》中大智若愚的智慧

    2019-06-14 15:24:56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大智慧,就要看他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要看他的三观。真有大智的人做事是为公的,不会只考虑到自己的眼前利益。

  • 老子智慧:事情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你如何去对待

    2019-06-12 10:57:11

    掌握了辩证法,善于转化的人,能够主动把坏事向好事的方向去转,把祸转化为福,把失败转化为成功。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