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如何承受万物的变化而内心不受损伤?
[摘要]外界事物的好坏都不影响你的心神,对外来说,更容易看清事物的真相,有效面对;对内而言,才可能做到“虚己以游世”,获得一种精神上的逍遥。
文/赵大山
《庄子·山木》说了一个“方舟济河”的寓言。一艘船在渡河的时候,有一艘船撞上来了,如果那艘船上没有人,既使急躁的人也不会发怒。但如果那艘船上有人,那么,就会大声的呼喊着要他避开,一次呼喊不听,二次呼喊不听,第三次就破口大骂了。
方舟济河(资料图)
为什么船上没有人就不生气,船上有人就生气呢?这涉及到真伪的问题。
所谓真,在道家来说强调真实,凡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日月经天,江河泄地;风霜雨雪,电闪雷鸣;春华秋实,夏炎冬凝……这一切都是真实不虚的,也是人力不能改变的,只能接受,只能顺应。如果不接受、不顺应,只能徒增心里的烦恼,又岂奈苍天何?
但伪不一样,“伪”就是人为的意思,凡是人为的都称之为“伪”。人为一定有其目的。在春天种下一粒籽,期望秋天收个一箩筐的粮食;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希望多赚点钱改善生活;绞尽脑汁码字,盼望着妙笔生花,留下一篇千古传诵的作品该有多好……
有的行为的目的不容易看出来,比如约三五个好友,打个牌,泡个茶,喝个小酒……这没什么功利的目的吧!虽然没有功利的目的,但背后还是有其目的的,至少想消磨一下无聊的时间吧!
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可寻(资料图)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做某某事就没有目的,没有功利的目的,也没有非功利的目的!有哲学头脑的人就会反驳:“没有目的也是一种目的,因为你在追求没有目的。”
以这个道理来看庄子的空船理论,我们可能有新的认识。我在一艘船上,另一只船向我撞过来,我开始并不以为他是想撞我,只是他有其它的目的,比如他想赶时间,想要超越我,但一心赶路没有注意到两艘船之间应有的合适距离,竟然向我撞过来了。于是我大声的提醒,一遍、两遍对方都没有反应,我就会想,你想干嘛呢,你是故意的吧,于是破口大骂了。
这个“故意”就有问题了。刮风下雨、打雷闪电、降霜落雪是有个主宰者故意为之的吗?孰为此者?天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它才不管你,它下雨就下雨,刮风就刮风。你需要风的时候它不刮,你不需要风的时候它拼命刮;你需要雨的时候它不下,你不需要雨的时候它拼命下。你怨它不得,怨也没用。
但人的“故意”就不一样了,你凭什么呢?你凭什么不顾我的感受,你凭什么损害我的利益,凭什么如此胆大妄为?你一定要给我个理由,否则我不会放过你。
但是,只要我怒火上来,不管你怎么解释都有问题。你说你不是故意的,谁信?你说你为了赶路,不小心的,我说你赶路就可以随便撞我吗?
自然界的变化(资料图)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心中根本没有我,可以为了你自己的方便不把我放在眼里,岂有此理?这可能是一切冲突最根本的来源。
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儒家有高招。儒家讲恕道,你不是要赶路吗?肯定有急事,谁不会有急事的时候呢,我也没大损失,算了算了,你赶路去吧!
但如果对方不是无意,是故意撞过来的怎么办?儒家还是有高招。孔子说:“以直抱怨。”你故意针对我,我也不会以怨报怨,耍手段、用诡计对付你,而是应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该道歉就道歉,该赔钱就赔钱。
庄子就显得更高远了,不管船上有人没人,我就当作没有人一样。意思是说,不管对方有意还是无意,我都不会放在心上,就把它当作刮风、下雨、闪电、打雷等自然现象一样。自然现象不可改变,不可抱怨,接受就好了。
虚己以游世(资料图)
庄子是不是太怂了?庄子有庄子的道理。如果你是无意的,我自然没必要咄咄逼人,显得我没教养。如果你是有意的,处心积虑想制造矛盾,我不妨把自己放空,我包容你的仇恨、你的嫉妒、你的怨气,使你的怒火失去焦点。这样就为弄清事情原委,有效化解矛盾赢得了时间和机会,而不是针尖对麦芒,扩大矛盾。
更深层的意思,庄子是想表达这样的观点,不要因此破坏自己的情绪。庄子曾说:“役物而不役于物。”这里的“物”,不仅指物质,也可以理解为外界的一切事物,你应该控制它,而不应该被它所控制。外界事物的好坏都不影响你的心神,对外来说,更容易看清事物的真相,有效面对;对内而言,才可能做到“虚己以游世”,获得一种精神上的逍遥。
庄子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至人的用心就像镜子一样,对外物的来去,既不送也不迎,只反映而不留存,所以能够承受万物的变化而内心不受损伤。
(编辑:西铭)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赵大山,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 为什么庄子说呆若木鸡达到了“德全”的境界?2019.02.15
- 且自逍遥:品《天龙八部》中人物构思与《庄子》的关联2018.09.29
相关搜索
为你推荐
-
今日夏至:阳至极 一阴生
2019-06-18 11:37:27
夏至,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这一天,白天变得最长,之后开始慢慢变短。至,就是极,这一自然现象也体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
-
避免病从口入 夏季饮食需谨慎
2019-06-17 16:42:28
夏天由于气候和人为习惯,往往存在湿热、脾虚湿困、脾胃寒湿、伤津耗气这几种情况。夏季要健康饮食就是要从避免进一步加重、并且修复这些问题入手。
-
夏至养生二三事:调息静心 常如冰雪在心
2019-06-17 16:01:02
夏季生活方式不当引起的的疾病,要明显更多一点——也就是说,错误的心理状态,往往会诱导人们产生错误的行为,最终导致疾病发生。故而夏季养生,首先要“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