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心静自然凉:三伏天 学古人读书消长夏

[摘要]离骚》、《诗经》读罢,口齿含香,即便没有丝竹之声,其韵味悠长,醉在心间。自有清风过耳,思之不忘。

文/王素绚

古人对读书这事儿,还颇为讲究。比如,什么季节读什么书,什么时间读什么书,那可一点都马虎不得。张潮在《幽梦影》里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

他建议,夏天应该读史书,因为夏天白昼长,可以说读书的时间在一年四季中是最充裕的,而历史事件往往因果复杂,最需要费时梳理。

心静自然凉:三伏天 学古人读书消长夏

夏季读书时间最为充裕(资料图 图源网络)

乍听起来,说得好像很有道理。在最可以宁心静气的时候读经书,在昼长夜短的时候读史书,但是,这未免目的性太强,让人感觉无趣。

与之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小窗幽记》里面的一段:

盛暑持蒲,榻铺竹下,卧读《骚》《经》,树影筛风,浓阴蔽日,丛竹蝉声,远远相续,蘧然入梦。

《离骚》、《诗经》读罢,口齿含香,即便没有丝竹之声,其韵味悠长,醉在心间。自有清风过耳,思之不忘。

或者读一点小品文,札记,哪怕书画、菜谱之类,都是好的。让人只觉简短清凉。

夏天本来就酷热难当,与其把读书当成某种任务,不如作为消夏的手段。

心静自然凉:三伏天 学古人读书消长夏

读书能够使人清凉(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宋人叶梦得号“石林居士”,写了一部笔记小说,名字叫《避暑录话》,记载了很多名胜古迹、前朝以及当代人物的行止出处。

之所以起这么个题目,叶梦得在自序中说:绍兴五年,因酷暑难熬,不能安其室,于是每日早起,即择泉石深旷、竹林幽茂处避暑,与其二子及门生“泛话古今杂事,耳目所接,论说平生出处及道老交亲戚之言,以为欢笑,皆后生所未知”。

热得在家里待不下去,就跑到个凉快地儿,把读过的书从肚子里翻出来,古今中外闲扯一番,也是一件人间乐事。

写书专供消夏,发展到清朝,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翻看古籍,其中有这么一类,就叫“消夏录”。其中所记就多是这一类诗论、读书杂记、文人轶事等等,读读这些书,倒也是消暑的上佳选择。

有像什么《江村消夏记》、《庚子消夏记》之类的书画鉴赏录,也有《唐律消夏录》一类的诗文品评。还有一些笔记小说,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纪晓岚的《滦阳消夏录》,这是《阅微草堂笔记》五种笔记小说中的一种,记录的多是一些怪力乱神之事。

心静自然凉:三伏天 学古人读书消长夏

三伏天不妨读读“消夏录”(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就有意思了,因为夏天本来就天气多变,“急雨声酣战丛竹,孤灯焰短伴残书”,狂风骤雨、孤灯冷夜,这时候翻开这本《滦阳消夏录》,读到老学究夜归、偶遇亡友死后鬼魂的故事。这鬼说,他能看到读书人睡着之后胸中文字发出的光芒,并说他这位旧友所读之书字字化为黑烟。

读罢正值窗外电闪雷鸣,瞬间出一身冷汗,倒是颇有避暑消夏的功用。

当然了,平常人可能都受不了这样的消夏方式。那么,读读诗词也是好的。

曾看过这么一句话,“天太热,就读王维”,王维诗如其画,常以青白二色相配:“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读罢最易生出清凉之感。

当然,除了王维,你也可以读读李煜的“小楼吹彻玉笙寒”,苏轼的“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刘长卿的“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其中那种沉静自省、清心守真的人生态度,也是古人借读书消暑的本意:心静自然凉。

心静自然凉:三伏天 学古人读书消长夏

心静自然凉(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骄阳、绿荫、清风里披卷,心静不起波澜,自然有涤除躁气,澡雪精神的作用。有人读到物我两忘,还总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清人顾栋高喜欢裸体读经,倒是被林语堂给学了去,但是林语堂记错了名字,以为这人是顾千里,写下了“华氏表95度,赤膊赤脚,关起门来,学顾千里裸体读经,不亦快哉”的赞赏。

没错,夏天读书,“关起门来”也很重要。古人借读书以静心,不惜足不出户。白居易有首诗,题目就叫《不出门》:鹤笼开处见君子,书卷展时逢故人。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莫说夏日炎炎,真正的炎炎夏日,这才真正开始。不妨读诗,读史,读读那些消夏录。便足以打发这漫长又燥热的三伏天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敬请关注腾讯儒学微信公众号“ruxue_qq”,收看更多精彩文章。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ijiedo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为你推荐

视频推荐